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小米





    2025-05-14
  • 港股

    根據路透周三 (14 日) 報導,中國科技巨擘小米 (01810-HK) 旗下首款電動車 SU7 自去年 3 月上市以來,曾迅速在中國市場掀起熱潮,去年 12 月單月銷售甚至超越特斯拉 (TSLA-US)Model 3。然而,根據德意志銀行最新報告,小米目前正面臨嚴重的消費者反彈,新車訂單大幅下滑。






  • 2025-05-12
  • 經過數年技術攻堅,小米 (01810-HK) 近日正式發布自研手機晶片「玄戒」(內部代號 XRING),標誌著中國國產手機廠商在晶片領域實現重大突破。該晶片採用台積電 4 奈米 N4P 製程,CPU 為 Cortex-X3+A715+A510 三叢集架構,GPU 搭載 IMG CXT48-1536,安兔兔跑分超 200 萬,性能優於高通驍龍 8 Gen2。






  • 港股

    小米 (01810-HK)今 (12) 日股價逆市走低,因旗下汽車 SU7 Ultra 碳纖維雙風道前艙蓋功能引發爭議並遭多位車主要求退車,早盤一度跌深近 6%,跌破每股 50 港元大關,午盤過後收斂跌幅至 4% 之內。這場風波源自於部分車主發現,SU7 Ultra 加購選配的 4.2 萬人民幣的碳纖維雙風道前艙蓋被指僅具裝飾功能,內部結構與普通版無異,無法實現官方宣稱的散熱及空氣動力學提升。






  • 2025-05-08
  • 最新數據顯示,今年首季中國智慧首季市場出貨量年增 9% 至 6870 萬支,連 5 季成長,其中華為以 20% 市佔率首度問鼎王座,小米 (01810-HK) 以 19% 緊追其後,OPPO(含一加) 跟 vivo 分別位列三、四名。TechInsights 今 (8) 日發布報告指出,中國智慧手機市場今年首季數據不僅反映消費性電子市場的復甦活力,更揭示重量級廠商競爭格局的劇變。






  • 中國 AI 眼鏡市場正迎來劇烈的變革,特別是隨著科技巨頭如小米 (01810-HK)、阿里巴巴 (09988-HK)、和字節跳動的進場,留給小型企業的空間似乎愈來愈少。大陸科技媒體報導,深圳華強北作為電子產品的風向球,AI 眼鏡已悄然成為繼耳機、手錶、無人機之後的第四大標準品。






  • 2025-05-04
  • 台股新聞

    聯詠 (3034-TW) 繼去年首度將 OLED 驅動 IC 導入蘋果 (AAPL-US) 新機外,市場傳出,聯詠 OLED TDDI 進一步獲蘋果 (AAPL-US) 驗證並導入下世代 iPhone 17 Air 系列,中國手機品牌業者如小米也預計採用,該產品預計本季開始小量投產。






  • 2025-05-01
  • 大陸政經

    新勢力車企公布 4 月交車量。其中,蔚來 4 月交車 23900 輛,年增 53%;小鵬汽車 4 月共交車 35045 台,年增 273%;理想汽車 4 月交車 33939 輛,較去年同期成長 31.6%;小米汽車 4 月交車逾 28000 輛;零跑汽車 4 月交車 41039 輛,較去年成長 173%;極氪科技集團 4 月銷量年增 18.7%;阿維塔 4 月銷量 11681 輛,較去年同期成長 122.6%;嵐圖汽車 4 月銷量 10019 輛,較去年同期成長 150%。






  • A股

    中國科技巨頭小米 (01810-HK) 日前在官方公眾號「Xiaomi MiMo」無預警宣布,正式開源旗下首款推理大型語言模型 MiMo-7B,消息一出震撼整個人工智慧(AI)社群。這款模型從開發到釋出過程全程保密,未曾流出任何消息。根據官方釋出的技術報告,MiMo-7B 僅使用 70 億參數,卻在兩大關鍵任務:數學推理與程式碼生成中,分別超越 OpenAI 的 o1-mini 以及阿里巴巴 (09988-HK) 320 億參數的 Qwen QwQ-32B-Preview。






  • 2025-04-30
  • 小米 (01810-HK) 今 (30) 日發布首個為推理而生的大模型「MiMo」,其中強化學習訓練的 MiMo-7B-RL 模型在數學推理 (AIME 24-25) 和代碼競賽 (LiveCodeBench v5) 測評中,僅用 7B 的參數規模,超越 OpenAI 的 o1-mini 和阿里 Qwen 更大規模的開源推理模型 QwQ-32B-Preview。






  • 美股雷達

    小米周三 (30 日) 宣布開源其首個專為推理而生的大模型「Xiaomi MiMo」。此模型透過連動預訓練和後訓練,全面提升了推理能力。根據「小米大模型」公眾號訊息,MiMo 在數學推理(AIME 24-25)和程式碼競賽(LiveCodeBench v5)公開測評集上,憑藉僅 7B 的參數規模,超越了 OpenAI 的閉源推理模型 o1-mini 以及阿里 Qwen 更大規模的開源推理模型 QwQ-32B-Preview。






  • 2025-04-29
  • 美股雷達

    近日,多家市場研究機構揭露了 2025 年第一季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的相關數據,顯示無論是出貨量還是銷量均迎來成長,市場格局也出現了新的變化。根據 Canalys 最新數據,2025 年第一季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的出貨量達到 7,090 萬部,較去年同期成長 5%。






  • 2025-04-25
  • 台股新聞

    研調機構 Counterpoint Research 指出,2025 年第一季中國智慧型手機銷量年增 2.5%,主要受惠於政府補貼政策帶動。華為以 19.4% 市占率穩居市場龍頭,創下自 2021 年以來新高,銷量年增 28.5%,展現強勁成長力道。






  • 2025-04-23
  • 港股

    《彭博》引述消息人士報導,小米 (01810-HK) 電動車 SU7 上月發生致命車禍,因此首款 SUV「YU7」不會按原計畫在 6 月或 7 月上市,新的上市時間尚未確定,亦取消本周在上海車展發布 YU7 的安排。報導稱,3 月那一宗致命事故,影響了小米公司發布 SUV 的計畫,也打壓了小米向特斯拉與比亞迪一較高下的雄心,並將 4 月底舉行的年度投資者大會延至 6 月舉行。






  • A股

    第二十一屆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上海車展)將於 2025 年 4 月 23 日至 5 月 2 日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舉行。本屆車展吸引來自 26 個國家和地區、近 1000 家中外知名企業參展,展出總面積達 36 萬平方公尺,創下歷年之最,並預計將吸引破百萬人次觀展。






  • 2025-04-22
  • 港股

    港股復活節長假後低開,但之後強勢反彈收漲。恒指周二 (22 日) 早盤低開 91 點,一度在早市下跌約 200 點,低見 21191 點。然而,午後市場情緒明顯轉好,指數逐步攀升,最終收報 21562.32 點,上升 167.32 點或 0.78%。






  • A股

    2025 上海國際車展於周三(23 日)隆重登場,中國車商集體發力,推出多款被業界譽為「Model Y 殺手」的純電跨界車型,意圖顛覆特斯拉 (TSLA-US) 在電動車市場的領先地位。比亞迪 (002594-CN) 、小米 (01810-HK) 、極氪 (ZK-US) 與小鵬汽車 (XPEV-US) 等中國品牌紛紛亮出旗艦新車,直接對準特斯拉的銷售主力 Model Y,在價格、技術與配備上展開全面圍攻。






  • 2025-04-18
  • 美股雷達

    根據 IDC 的初步數據顯示,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在 2025 年第一季出貨了 7160 萬部,較去年同期成長了 3.3%。此成長優於全球 1.5% 的成長率。然而,美國科技巨頭蘋果 (AAPL-US) 在中國的智慧型手機出貨量較去年同期下滑了 9%,是唯一一家出貨量出現下滑的大型製造商。






  • 2025-04-15
  • 港股

    最新數據顯示,中國手機市場上月新機啟動量最新排名,小米 (01810-HK) 排名第一,華為、vivo、OPPO、蘋果 (AAPL-US) 分居第二至第五名,小米董事長兼執行長雷軍在數據出爐後於今 (15) 日午間在官方微博上感謝大家支持,時隔 9 天再次發聲。






  • 2025-04-03
  • A股

    惠譽評級周四 (3 日) 將小米集團的長期外幣和本幣發行人違約評級 (IDR) 展望從「穩定」調整為「正面」,並確認其 IDR 評級為 BBB。惠譽解釋,正面展望反映出小米得益於其不斷成長的物聯網 (IoT) 業務,產生強勁的自由現金流;電動汽車 (EV) 損失受控;以及不斷上升的智能手機市占率。






  • 2025-04-02
  • A股港股

    對於許多中國大陸的億萬富豪而言,2025 年可謂是資產觸底反彈的一年。在經歷了過去幾年大型科技公司的調整期後,今年的主題轉向了中國科技公司估值的重塑。港股科技 30ETF 追蹤的恒生港股通中國科技指數上漲了 76.13%,同期恒生科技指數也上漲了 59.46%。